首页 公司新闻 机器换人制造升级计划搁浅 小小螺丝钉成主谋

机器换人制造升级计划搁浅 小小螺丝钉成主谋

 


 

      近日,合肥一家企业迫切希望上马 “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生产,不料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由于最普通的螺丝钉标准化水平不高,导致程序化控制、精准作业的“机器人”拧起螺丝钉来时松时紧,生产出一堆不合格产品。以前,这一流程由人工操作,靠人手感知螺丝钉的松紧,螺丝钉标准化水平不高对生产影响不大,现在,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迫使“机器换人”的制造升级计划搁浅。


      “机器人”替代手工劳动,既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需,也是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不少企业都在谋划此事。然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人工劳动可以容忍零配件的些许不合格,“机器人”制造代表工业制造的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容不得丝毫误差。


      “机器人”替换人工生产能不能成功,首先取决于理念是否科学,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最小、最基本的零配件是否合格,能否严丝合缝。标准化不是小事,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差不多就行”的思维已无法适应精准化的“机器思维”,对很多企业来说,如何从一颗螺丝钉的合格规范做起,在标准化上转型升级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机器人”替换人工生产,对标准化升级是一种倒逼。以前,各个行业的标准化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要求,虽然对执行不力者也有监督、惩罚措施,但仍脱离不了强制性的管理思维。如果企业因节省成本而降低产品标准还获利更大的话,自身就没有提高标准化的动力。现在,“机器人”生产对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业在制造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进行规范、升级。


      智能化生产推动转型升级,不仅是对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也与中国传统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相契合。 “工匠精神”强调一丝不苟、稳扎稳打,追求技术和质量的精益求精,“机器人”生产的要求同样如此:只有把零配件做到最精、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极致、每一个环节做到无缝链接,才能制造出最好的产品。
      转型升级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从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标准化做起,提升工业生产全链条的标准化、规范化,“中国制造”才能真正走向“中国智造”。

(来源:安徽日报)
prescription drug coupons viagra coupon discount drug coupons
free prescription cards blog.brunothalmann.com coupon for prescriptions
coupons for viagra 2016 free prescription cards coupons for viagra 2016
cialis blog.devparam.com cialis tablete
nolvadex forum go nolvadex achat
上一篇:剖析两种不锈钢关键的使用特色
下一篇:美国扣件市场进口表现强劲